無量壽經優婆提舍 講記07

主講人:溫金柯

地點:象山淨苑

日期:2013.09.07.

 

三、綜括論義

我們這一段時間講《無量壽經優婆提舍》,已經講六次,今天是第七次。其實已經全部講完了,今天再做一個總回顧。我們可以就此,把整個淨土宗的三經一論的義理,就是《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的義理,透過這個論來做一個總回顧。

淨土宗有所謂「三經一論」,就是從印度的原典翻譯過來的,它是淨土宗的經典根據,而不是後來中國的祖師發揮的。中國祖師的發揮當然也是根據「三經一論」而來的,但是我們現在要先回到這個根本。我們剛才在吃飯的時候有談到,這個論其實在中國淨土宗的歷史上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導致中國人對於淨土經典義理的詮釋,有一些猜測或是模糊的地方,甚至造成了一些困擾。但是如果根據世親菩薩,這位印度大菩薩的解釋來看,那些疑難基本上都可以解決。

因為我們先前已經逐字逐句讀完了,所以接下來就散散的談,總括起來大概有幾個重要的義理:

 

()他力救度

第一個義理,就是本論整體而言有兩大段,第一大段就是「五念門」,說明為什麼「五念門」可以讓人往生淨土?它最後提到因為「五念門」可以成就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等等,這些心可以讓你往生淨土,也就是透過「願生」而來的心清淨,透過『止』、『觀』而來的心清淨,而達到了往生淨土。換言之,「心的清淨」本身就是「往生淨土」,是同一件事情。但是後面還有第二段,就是講到:除了這個之外,除了『禮拜』、『讚歎』、『止』、『觀』、『迴向』之外,還有一個東西,就是阿彌陀佛的他力攝受力,因此不是你「五念門」全部修完,所有的清淨心全部具足,你才會往生淨土。而是說,當你修第一門,當你身業禮拜,你已經必定往生極樂世界;當你口業讚歎,你已經必定往生極樂世界;當你憑著願生心來修止觀,你就可以在你往生之前,少分乃至漸漸多分的,在還沒有死後往生極樂世界之前,就先分證極樂世界的安樂,而且若臨命終,必定蒙佛來迎。

我們先前有講到一個比喻,譬如往生極樂世界是到高雄,不是說你到台北車站買一張票,一定要坐到高雄,到達那裡才會往生極樂世界。不是!而是怎樣?我舉了一個例子,就好像你才到板橋,也就是說你可能只修了第一門就死了,那麼你能不能往生呢?極樂世界的信仰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究極而言,不是我們「往生」,而是「佛來迎」。「佛來迎」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往生」是什麼意思?「往生」好像是說我們去。可是我們看淨土的經典,從小經,就是《阿彌陀經》,它所描述的場景是什麼?「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對不對?這是什麼?是佛來迎。然後,大經呢?《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第十八願:彼人臨命終時,我與諸比丘眾,現其人前」,同樣的也都是佛來迎。然後觀經呢?《觀無量壽經》也是,它的九品都是臨終佛來迎。對不對?上品上生是手持金剛臺,然後上品下生持金蓮華,即使你是下品下生,都有化身佛來迎接你。對不對?所以,淨土經典的重點其實不是我們的往生,而是佛來迎。所以如果你那一條路還沒有走完,譬如走到板橋你就斷氣了,不是你就在板橋了,你的境界只到板橋,到不了高雄。不會,祂會來接你,接你到高雄。所以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只要你拜了佛、讚歎了佛,你剛剛發了願生心,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如果做不到的話,阿彌陀佛誓不成佛。這就是第十八願所說的「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乃至十念的意思是極少量,就是剛開始有這樣的心願就夠了。第十八願的意思是這個。

我們再來看《觀無量壽經》,經文大概的情節,是韋提希夫人的兒子忤逆,把爸爸關起來,後來夫人要去救他爸爸,兒子甚至想要拿刀殺她。因此這個媽媽很難過,就對佛說我對人間穢土實在很厭倦了,我想要到一個清淨的地方去。佛說:好!妳要到清的地方去,我就介紹一些清淨的世界給妳看。最後她覺得西方極樂世界特別的好,比較喜歡,所以她自己產生一個願生的心。她就說,佛陀請祢教我怎麼樣去這個世界。這時,韋提希夫人的問題是:請佛教我怎麼樣的止觀,可以往生這個極樂世界。她問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在印度一般的宗教思想都認為,往生天界都因禪定之業而生的,所以她自然而然的覺得,我一定要修足夠的定,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於是佛陀就隨順他的提問,首先提示她一些原理。譬如說你要孝順父母、你要具足眾戒、你要發菩提心,所謂當修三福。然後,佛陀告訴她,你要怎麼修那個定?第一觀,你要修落日觀,日觀修成了之後,你要一步一步,從最單純的觀境逐漸越來越複雜,乃至於後來的觀境極樂世界的佛、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歷歷分明,你宛如生活在淨土裡面。其實修定的過程,就是一個業障消除的過程,修定的原理就是這樣。所以一個人為什麼能夠修定?第一個,他要具足戒行,第二個,他要消除業障,他要懺悔改過。也就是說,其實障礙禪定的就是人的業障,所以在淨除業障的過程當中,他的定才會完成。佛所說的觀行基本上是在講這個過程。

但是,非常有趣的是,在《觀無量壽經》中,佛並沒有說,你一定要修到十三觀的最後一觀,到宛如活在極樂世界以後你才會往生極樂世界,而是到第六觀的時候,佛就說如果有人修到這裡,這個人必定往生極樂世界。一個人如果修到一半斷氣了,佛一定會來迎接他。然後,佛陀講完修觀的全部過程之後,佛接下又說了九品往生。這個是無問自說的,佛對韋提希夫人說,你知道嗎?除了透過修觀往生極樂淨土之外,還有一個東西,就是九品往生。九品往生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一個人發菩提心,修習六念,讀頌大乘經典,這個人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定會來迎,而且他是上品上生。這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你有願生心,然後開始修前述十三觀的人,你命終之後就是上品上生。接下來,上品中生是什麼?你不是修念佛等六念的,而是修習大乘第一義諦的,你願意把修行的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臨終佛也會來迎接你。接下來,也就是一般的佛教徒,甚至修小乘的也可以,中品上生中生,乃至於他不是佛教徒,他只是世間的善人,孝順父母,做很多好事,然後他願意往生,也可以因為這個功德而往生極樂世界,這是中品下生。講到這裡,條件已經夠寬泛了,更精彩的是在下品。下品是什麼?下品上生只是說這個人做很多壞事。而下品中生呢?顯然這是一個佛教徒,但是他毀犯戒律、盜用僧物,在經典裡面,這種人是要下地獄的。但是這種人他臨終反悔了、懺悔了。也就是說,他們有沒有願生心?有!他們是壞蛋,是佛教的敗類,但是他有願生心,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是下品中生。乃至於下品下生是什麼?是十惡不赦的人。他很幸運的是,在臨命終時,地獄的火車已經來要接他了,他這時候很害怕,有人勸他憶念「阿彌陀佛」,他還因為心很慌亂,沒有辦法憶念,沒有辦法觀,於是有人對他說:你沒有辦法憶念沒關係,你稱佛名號,唸「南無阿彌陀佛」,這樣的人,佛也會來接他到極樂世界。這說明什麼?這其中的關鍵是什麼?願生心!所以它的意思是說,它的極端處到什麼狀態?就是你在台北車站,想著:我要去高雄,票可能還沒買,你只是表達說:我要去高雄,所有動作都還沒有開始做,人家就會來迎了。《觀經》的下品下生其實是講到這個程度。

這就要回到《小經》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段經文,上人以前有解釋過,他也很強調。就是說,這段經文的意思並不是說:你一定要憑藉很多的善根福德,才能往生極樂世界。不是!這段經文從梵文少善根」這個字的原意,乃是此世的善根」,換言之不是憑藉此世的善根而生彼國。意思是什麼?往生極樂世界,不是靠我們這些微不足道的五濁惡世的眾生的功德。此世的」,也就是這個五濁惡世凡夫的功德。不是!那麼,真正的關鍵是什麼?是願生心!所以《小經》這一段的開始就是:「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接下來才描述如何往生?所以重點在哪裡?重點在你要有願生心。

好!那麼接下來可能的問題是,我有沒有願生心?我願生心夠不夠?在日本的淨土教裡面常常會提出這一類的問題,所以就認為必須要有決定信。可是我們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它其實講的很簡單,你以願生心禮拜、以願生心讚歎,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了。所以它並沒有說要很高級的,好像要類似開悟那樣的願生心。它並沒有這樣講。所以它是一個很少量的」概念《小經》講的是一日乃至七日,《大經》講的是一念乃至十念。而且細讀經文,可以發現重點並不在於很少量。重點在哪裡?我們從經的前後文來看,一個人為什麼會產生願生心?是因為他聽聞極樂世界的莊嚴。那他為什麼能夠聽聞極樂世界的莊嚴?是因為佛説了這部經。又因為阿彌陀佛所發的本願,十方諸佛都會諮嗟稱讚我名,十方諸佛都會替我宣傳廣說。所以十方眾生為什麼能夠聽聞得到極樂世界的莊嚴?是因為阿彌陀佛發了這個本願,是阿彌陀佛創造了這個因緣,讓我們聽聞到極樂世界的莊嚴。所以其實連我們的願生心也是阿彌陀佛造就的。因為聽聞極樂世界莊嚴的人,他只要產生一個心念:喔!好棒喔!這樣就是了。換言之,就是你被極樂世界的莊嚴所吸引、所感動,然後覺得娑婆世界其實沒什麼意思,也就是說:我不要再苦了,我願意追求一個無苦的世界。簡單來講,我願意離苦得樂。離苦得樂的意欲,從小乘來講叫做「出離心」。但是在小乘經典中,出離心也是被講得很高,但是現在大乘淨土經典講的是,只是對於佛陀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內證境界有一種欣樂之心,其實就是了。

關於這個問題,佛經裡有講過兩個理論。一種理論說,你皈依佛、拜佛、皈依三寶,可是不一定有用,你還是可能會下地獄,你一定要好好的修行。它有一個因果關係,要持戒到什麼程度才會怎麼樣,要修定多好才會怎麼樣。佛所教導的其實只是一個客觀的律則,它是古仙人道。一個人為什麼會生天?一個人為什麼會涅槃解脫?是因為他修習戒、定、慧,除滅貪、嗔、癡。佛陀只是告訴你有這個道理,然後告訴你如何除貪、嗔、癡,修戒、定、慧,告訴你各種很善巧的方法,讓你可以很快速的到達。但是如果你沒有修,那你還是會下地獄的。這是一種,就是說,皈依佛沒有用,一定要好好修行才有用。這種講法在佛教裡也是普遍的。

可是佛教極樂世界的淨土信仰,它有另外一個說法,就是上師常常提到的:佛陀已經說過「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相信佛說的,如果不往生,佛要賠我,他就賴給佛了。為什麼?因為此中有一個承諾在裡面。佛在淨土經裡面有這個承諾。所以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法門。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大經》裡面,阿彌陀佛本生的法藏菩薩,祂觀察各式各樣的佛國淨土,這些淨土的往生也各有條件,譬如說,有的是你一定要有發出離心,有的一定要具備一定的空觀,或是一定要戒行清淨,有的可能要八地才能往生我的清淨世界,有的初地以上就可以了;總而言之,它有各種不同的條件。可是阿彌陀佛所設的極樂世界卻是怎樣?世界是最莊嚴的,但往生條件是最低的。

也就是說,佛陀所說的教理事實上有這兩種不同,而極樂世界信仰的特色就在這裡。對於一般的凡夫的修行來說,這兩種講法其實都很好。可是我是覺得淨土宗這個講法有一種特色,它一方面突顯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可以到達什麼樣的境界、什麼樣的程度?一切都接受、一切都原諒、一切都可以救度,佛的慈悲可以到這樣的境界。另一方面就是,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我光是皈依佛也沒有用,其實我還是要拼啊!」這是一種修行的態度。另外一種就是說,「哦!原來我只要願意,我對於涅槃有一個欣樂,有一個發心,這個發心就是最重要的、最原始的、最珍貴的、最根本的。我不要喪失這個心就好了,然後佛一切就會幫我安排。」這方面的強調也真的很重要的。

我這兩天剛好在看上師語錄〈導正發心那一篇,上師說,「修行一事貴在發心純正、善根敦厚,既已具備道基和悲心,必有因緣闊步走在解脫道上,勿須心急。」「發心倘若純正,則今生或來世必定逢遇大善知識,得證菩提。」也就是說,其實學佛最重要的事就是發心。一個人他只要發心正確的話,即使他暫時沒善知識,因緣都會幫他,慢慢的因緣都會來,都會幫他鋪排。這個有一點像這裡講的,就是:你有沒有對於穢土有一種厭,對於樂有一種嚮往,對於佛──那位解脫的、具足慈悲與智慧的佛有一種信仰,知道他可以救你,有沒有這樣的信?如果有的話,即使是非常非常的短暫的,一念、兩念、三念、四念,乃至十念。有沒有這樣的心念?有!阿彌陀佛就會救你。

所以,上師以前常常講,修淨土宗的人不要有「淨土慢」,以為從此我可以做壞事了,那個叫笨蛋。這個可以說是「由此而來的可能弊端」,可是它不是施設這個法門的原意。他的原意其實只是說:佛真的很慈悲,佛真的有那麼大的威德,祂可以幫你。還有,他提醒我們,願生心的本身就是修行最重要、最重要的關鍵。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願生心」,就是「欣樂淨土,厭棄穢土」的那個心,願意離苦得樂的心,這種心的性質是什麼?是一種決心,是一種被佛感動的心,這樣的心就是最重要的。若有了這個心,某種程度來講他就具足了。為什麼?因為佛會安排。如果你相信佛會安排,那麼這樣的人可不可以成就?這樣的說法合不合乎古仙人道?其實是符合的。為什麼?因為我們從主觀的角度來看,不是從客觀的角度,就是:這樣的人,即使他現在業障深重、智慧不足、有種種障礙,可是他的願心以及他對於佛的信靠、對於三寶的信心,會使他轉變,會慢慢的「眾罪消滅,善根增長」。就是這個原理。所以它並不是說,「一個人對淨土生起真實信心之後,他就開始要做壞事了,因為反正佛都會救我」,這個話是講不通的。如果一個人他說:「我對於淨土生起信心,所以我一定往生極樂世界,因此我現在胡作非為,反正佛會救我」,這個人如果不是頭腦壞掉就是神經病。

: 而且不是真的想去吧?

答:對對對,應該是這樣講。因為把一切交給佛的人,他會有一種心情,就是:「我真的是一個很無能的人,我是一個靠佛的人」,這樣子,他有另外一種德相會出來。這是淨土宗很重要的一點。

 

()寂滅為樂

好!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在本論中所說的,極樂世界的人到底在幹什麼?我們可以看到極樂世界的莊嚴,它說:「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無垢光焰熾,明淨曜世間」、「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這些所描述的是一個莊嚴的、美的世界。上次我們講過,淨土中人是活在一個很莊嚴、很美的世界,而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很讓人滿足的世界,其實就是滿足。

佛經裡面常常講「知足」,佛教有「八大人覺」,其中有一個叫做「知足」。苦是從哪裡來?其實是從不知足來。用上師的話來講最簡單,就是說,凡是所遇到的都滿足,「來到眼前的都滿足。這包含什麼?包含逆境。上師曾說:「我的生活裡面沒有什麼不順遂的事情,即使從外人來看,可能會認為我的生活不順遂,可是我自己沒有這個感覺。」這個的意思是說,有的人有小孩,有的人沒有小孩;那麼,有生小孩的人覺得很好,還是沒有生小孩的人覺得很好?其實應該是說:「啊!我沒有生小孩,真好!」,或是說:「我有小孩了,真好!」應該是這樣。那麼,我很有錢、我很有權力,很好;我沒有錢、我沒有權力也很好。就像釋迦牟尼佛那樣,祂本來是個王子,他有一個太太,聽說還有六十個妃子,然後他也非常的聰明,可以說世界全在他的掌握當中。可是他覺得很不安,他沒有辦法在繼續過王宮的生活,他覺得在那裡太痛苦了,他一定要逃離那裡,去森林苦行。他要追求道,因為道才能夠真正的滿足他。而且,佛陀成道以後,祂沒有說:「啊!原來世界平等平等,那我回去當國王好了!」祂繼續過乞丐的生活,對不對?「過乞丐的生活」是什麼意思?人家供養好,也好;供養不好,祂也好;天氣好,也好,天氣不好,也好;熱也好,冷也好,全部都好。所以,其實是「知足就是好」。這就是我們以前讀過的達磨祖師《二入四行論》所說的,逆境來了,知道這是過去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所以他「甘心甘受都無冤訴」。這樣的心境,某一種程度,從心境來講,就是一種淨土,它也是一種「黃金為地」。他很滿足,他沒有不滿;沒有不滿,沒有忿恨,就是淨土。簡單來講就是這樣子。

所以可以說有兩種淨土,一種淨土是我雖然處在逆境,可是我滿足;另外一種是我在順境,我滿足。當然,佛法所說的是「福慧雙修」。一個人若有慧,他可以順境、逆境都完全不動心,他的內心是極度莊嚴的,其實佛法講的就是這個。當然大乘佛教在慧之外還強調福,說福慧圓滿。就是說,其實福也很重要。你為什麼會有逆境?其實是因為我們的福不夠,所以我們應當要布施,我們應當要忍辱,我們要造福別人,造福別人來使我們會比較具足福報。阿羅漢和佛的差別在這裡,其實也是在講這個。可是究極而言,佛教的清淨指的是心的清淨。所以一個念佛的人,他碰到了逆境,他不會說:「啊!佛沒有保佑我。」這個就不是淨土行人的心了,而是真正「來到眼前的都滿足、都接受」,這才叫做身在淨土的人。即使他活在一個別人看起來很痛苦的處境,他也是活得很快樂。這就好像佛陀他是一個乞丐,佛陀的日常飲食就是一個乞丐嘛,對不對?可是,他活得很莊嚴,他活很很快樂,他活得很滿足。這就是我以前常常講的,有些人很有錢、很順遂,可是他的內心有很多的痛苦,小小的不滿意就讓他暴跳如雷,甚至於有憂鬱症。很多很有錢的人,什麼都好,可是他有憂鬱症。那麼有些人呢,他生活的條件不好,可是他卻活的很快樂、很莊嚴。也就是說,有些人把天堂活成地獄,有些人把地獄活成天堂。重點在哪裡?重點在你的心。重點在你的心是不是滿足,是不是真的知道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好壞壞都是心之所生,都是妄想執著而起,而看破它。從止息當中透出來的樂,才是真正的樂。這就是極樂世界的各種莊嚴所要所説的。

接下來,本論又說極樂世界的人,是怎樣的?『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這說明什麼?這裡所說的,極樂世界的人,他是『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如果有人因為念佛而在此世,就已經經常性的『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那麼這個人就宛如已經在極樂世界了。所以信佛的人,應當如《雜阿含經》裡面所說的,佛弟子要「常當精進禪思,內寂其心」。就是一個佛弟子要常常「禪三昧為食,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這也是上師常常講的。上師在〈密嚴共修會道基前行〉提到「二六時中關心猿」,經常性的止息心念,經常性的活在「放下身心」那樣的一個生活型態,這就是『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也就是說,當我們「二六時中關心猿」,我們的心猿,我們的「心猿意馬」的那隻猴子常常被關住的話,如果用正面表述,叫做「禪三昧為食」。當然,我們欲界眾生的習慣就是散亂。我們有很多的貪、很多的嗔、干擾,讓我們的身心常常有煩惱生起,可是念佛的人,也就是嚮往身心安樂的人,他會喜歡禪三昧。以前上師也常常講,修行的人有打坐的需要,就是同樣的道理。為什麼上師常常教導我們,在知道怎麼修行之前要有「禪定的個性」,要「活在眼前」,透過「活在眼前」來鍛鍊自己「禪定的個性」。「勇敢一點」、「活在眼前」、「沒有前瞻後顧」,其實這些都叫做「禪三昧為食」。上師常常講,未到地定,就好像靠近城市旁邊的山莊,是忙碌人的休息所、充電處,我們經常要來到這裡。所以念佛的人如果經常的「禪三昧為食」,或是說「二六時中關心猿」這樣的生活型態的話,就宛如生活在淨土了。論文的這段話,其實是這個意思。

 

()菩薩之道

論文的後面,也講同樣的道理。〈願生偈〉的最後面講到極樂世界的菩薩,總共有四段,說他們有化身,這些化身可以一念一時遍及十方世界。這個是我們在娑婆世界的人沒有辦法做到的。我們娑婆世界的一般人就是沒有化身,對不對?我們娑婆世界一般人就是被這個色身拘束住了。可是極樂世界的人做兩件事情,一個是他到有佛的世界去讚歎供養佛,去參與佛的法會,『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讚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對於所有的佛都讚歎。這是說什麼?跟所有值得學習的人學習解脫之道,讚歎他。另外一個,『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對於還活在苦裡面的人,我們應當用佛法來解除他們的痛苦。而這兩個是我們在娑婆世界的人可以做的。也就是說,雖然我們沒有化身,我們是被拘束在這個色身裡,可是淨土的人做的這些事情,我們同樣可以做。我們如果做這些事情的話,就宛如跟極樂世界的眾生是一樣的,就是讚歎供養佛,然後迴向救護受苦的眾生。大概是這樣子。

 

()離於兩邊

我還想要再談一點就是,透過這部論所說的修行法門,你可以看到,一個修淨土的人到底要怎麼修行。日本的淨土真宗有過一個討論,就是說,咦!我已經念佛了,我已經發起願生心了,我已經必定往生了嘛!對不對?那我幹嘛還要繼續念佛?這時候我念佛幹嘛?他有這個疑惑,你知道嗎?他為什麼會有這個疑惑?他的疑惑在於說:奇怪!佛已經要救你了,那你為什麼還在拼命的「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仿佛隱隱約約覺得說,我一定要好好的唸、好好的唸,好像如果我念頭散掉了,佛就不會救我似的。真的有些人是這樣想的,對不對?這就是我們中國近代的淨土宗,比較強調如果斷氣的那一剎那沒有念佛,就會去不了淨土。所以,我剛開始接觸淨土宗的時候,覺得這種學佛人好累。他們覺得,死的時候一定要一心不亂,一定要死在念佛聲中;如果沒有死在念佛聲中,是因為會有冤親債主來干擾你。所以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就要開始放生,把所有的冤親債主全部安撫好,我死之前要跟家屬全部都交待好,我死的時候千萬不要哭,貓不能跳過來,狗不能亂叫,全部都要給我栓好,死的時候絕對不能出任何的狀況,要不然就不行了。我剛學佛時,聽到的淨土宗就是這樣子。所以當時候曾經私底下笑說:活著就是為了等死,活著就是準備著要在死的時候所有狀況千萬都不能發生,我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其實這樣子很累,你知道嗎?

問:不容易,真的要照自己安排,不容易。

答:對!而且隨時都會有狀況會發生。因為這不是你可以掌控的,你知道嗎?如果這時候電視又爆出一個大新聞,搞不好你就糟糕了,對不對?

問:而且有時候不是在家裡,是在外面死。

答:對!所以說,有些人學的淨土宗是這麼辛苦的。可是你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你會覺得說,會這樣嗎?不會嘛!你知道阿彌陀佛一定要來接你的。那麼,另外一方面,就是淨土真宗他們說的,如果只要有信心就必定往生,那麼我已經唸十聲「阿彌陀佛」了啊,阿彌陀佛已經一定會救我了,然後咧?我後面唸的,不是都白唸了嗎?因為善導大師不是說十聲就必往生嗎?譬如說,你買了一張門票十塊錢,你已經給我十塊錢了,你為什麼還一直掏錢出來呢?這不是很奇怪嗎?所以他們淨土真宗有這樣的一個疑問,就是說,那為什麼我還要唸佛?有這個疑問,對不對?那這個疑問從哪裡來?這就是從頭腦打結來的。親鸞的解釋,就是我們後來的唸佛是為了感恩,表達我們的感恩心。這說的很好。他用一種比較經驗性的、主觀的詮釋,我覺得是很好的。可是我覺得《無量壽經優婆提舍》的解釋比親鸞的解釋更好。它說,我們唸佛是幹嘛?讚歎!我們是在讚歎佛,我們念佛的人讚歎佛有目的嗎?沒有目的。我們不是說,讚歎佛,所以你要給我往生。不是嘛!它是一種最自然的表現。對不對?我讚歎佛,不是為了說我讚歎了以後祂會讓我往生,不是嘛!因為願生心就是往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因為有願生心,所以常行念佛,就是常常稱名、常常讚歎佛,或是常常的以止觀,觀想自己已經宛如活在極樂世界,在已經受樂永無窮,禪三昧為食。觀想這個,跟能不能往生是沒有關係的,而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就是這個人看到佛就禮拜,這個人想到佛就讚歎,然後常在寂靜的心念中,觀想自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這是他的常行,但是他不是為了換取甚麼。所以他可以離開這兩邊,一邊是說「我一定要時時刻刻都唸佛」和「奇怪!我幹嘛還要唸佛?」這兩邊的疑惑全部都沒有了。

由此,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上師說:「每天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然後隨心所欲,一切都圓滿」為什麼是可以的、是對的?就是從這裡來的。為什麼?因為願生心是最重要的。那麼上師當然有說,我們的「信」是「一念十念往生必定」,「行」是「隨喜隨順常念佛」。那麼,「隨喜隨順常念佛」不是因為說我沒有隨喜隨順常念佛就不會往生。不是!是因為「一念十念往生必定」,對不對?可是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喜隨順常念佛?因為那很正常。這是一種你心行的表現嘛!對不對?就好像一個人喜歡大自然的人會常常去爬山,然後看到大自然覺得景色好漂亮,「這真是美極了!」發出這種讚歎之聲。這只是平常心、平常事而已。就是一個願生極樂世界的人,禮佛、讚歎佛,觀想極樂世界的莊嚴,乃至於宣揚極樂世界的法門,勸人念佛,都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

大概就講到這邊,還有沒有什麼疑問可以提出來討論的?沒有的話,我們就結束了。(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njinkr 的頭像
    unjinkr

    溫金柯:象山腳下信佛的宗教研究人

    unjink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