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優婆提舍 講記06

主講人:溫金柯

地點:象山淨苑

日期:2013.08.31.

 

二、釋論長行

(六)釋漸次成就

今天是第六次講無量壽經優婆提舍了。我們前面講五念門,就是從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讚歎,到意業的止、觀和迴向。前面這一大段,把五念門的內容是什麼全部都講完之後,你可以看到,為什麼修五念門會往生極樂世界,然後最後成佛?因為它和菩提心是相應的,它都完全地免除掉違逆菩提心的情況;透過五念門的修行,到最後會成就慈悲、智慧、方便,然後具足各式各樣的清淨心、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透過五念門的成就,你會達到成就菩提心,最後你就可以現證往生清淨國土。

世親菩薩在這裡,把以願生心,用在身業、口業、乃至於意業的五念門修行,以及為什麼到最後可以讓你往生清淨國土,甚至於到達成就無上菩提的原理全部都說完了。到這邊基本上是一個大的段落。

接下來,他又開了一個新的課題。這個新的課題,可以說是對上面的一種補充,也可以說是一種結論,也可以說是再開發另外一些前面沒有說明的,而且很重要的部分。

我們看「是名菩薩摩訶薩隨順五種法門,所作隨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說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隨順法門故。」這是前面的一個結論。

 

復有五種門,漸次成就五種功德,應知。

 

接下來「復有五種門,漸次成就五種功德,應知。」這就是說,他把前面的整個原理講完以後,他又說,這五種門,你可以看到它事實上是一個漸次的,它是一種累積性的。它有一個最後的目標,就是成就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等,成就這些心。而這一段所要講的是,雖然這五念門有一個最終的目標,但是在每一個階段都各自有每一個階段的成就。譬如,我們把高雄叫作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最終的目標,你現在開始坐車,你到了板橋,你到了桃園,你到了台中,你到了嘉義,那時候你各各成就的是什麼?他現在要說明的是這個。

我們知道,所有的修行,身業禮拜、口業讚歎、意業的止、觀及迴向,它都是一個長期的修練過程。不是說我一聽聞,我的止就成就,觀就成就了,這是不可能的。所有的修行,包括止和觀,乃至於前面的聞、思,聞思修證以及止觀,它都是需要時間溫養,需要掌握到正確的方向,然後修正,自我調整…,這有一些漸次成就的過程。所以當我們在修五念門,有一個最後目標的時候,他要提醒我們的是,在這個路程當中它也有一些成就。這是修五念門應當要說明的部分。

 

何者五門?一者近門。二者大會眾門。三者宅門。四者屋門。五者園林遊戲地門。

此五種門,初四種門,成就入功德;第五門,成就出功德。

 

入第一門者︰以禮拜阿彌陀佛,為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是名入第一門。

 

他接下來說這五種成就是什麼呢?「復有五種門,一者近門,二者大會眾門,三者宅門,四者屋門,五者園林遊戲地門。此五種門,初四種門,成就入功德;第五種門,成就出功德。」我們接下來再讀:「入第一門者︰以禮拜阿彌陀佛,為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是名入第一門。」入第一門叫作「近門」,就是能夠進到近門。

我們舉例來說明,譬如我們從台北車站出發,第一個板橋站叫作近門。我們前面講五念門的第一門叫作身業禮拜,為生彼國故。「為生彼國」就是以願生極樂世界之心來身業禮拜阿彌陀佛的人,可以生安樂世界。這樣的人他就先入第一門。

這是淨土信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這個就是《大經》的第十八願:「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禮拜阿彌陀佛,為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的意思,指的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最低條件,叫作「一念十念往生必定」。你禮拜,你所成就的就是這件事情。你入了第一個近門,得生安樂世界。就是,你禮拜了,你現在表達願生心了,雖然你沒有現量的往生極樂世界,但阿彌陀佛將來必定來迎,所以叫作「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裡說的不是我禮拜之後,我就會馬上往生極樂世界,而是像《阿彌陀經》所講的「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是指往生這件事情,阿彌陀佛有這樣的一種威德,有這樣的神通,有這樣的大慈大悲和能力,或是說祂有這樣的願力,或是說已經成就了這樣的願力:「欣願往生的人,我都會臨終來迎。」

我們看,這個佛堂上的阿彌陀佛雕像和後面極樂國土變相圖的阿彌陀佛是不一樣的,一個坐著,一個站著。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是坐著的,祂在說法,所以祂在極樂世界是坐著的。而站著的阿彌陀佛是幹什麼的?祂是來迎的。在我們臨命終時,來迎的佛和菩薩聖眾是站著的。站著,代表祂在行走,祂在行動;坐著,就是祂在那裡。各位可以看到,佛像很少是站著的,大部分的佛像都坐著,為什麼?因為佛是宇宙的中尊,佛是說法者,佛是法王,所以通常佛都是坐在那邊,然後大眾圍繞,然後或說法、或入定。佛是一個說法者,法王,所以祂通常都是坐著的。

為什麼阿彌陀佛要站著?因為祂會來迎接我們去極樂世界。佛經中所說的其他淨土,大部分都是我們自己去的,我們眾生去佛那裡。但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有一個特點,阿彌陀佛會來找你,阿彌陀佛是主動的。所以這個入第一門,其實不是我們入第一門,是阿彌陀佛會來,以至於這個變成近門。這就好像我們目的地是高雄(極樂世界),但是如果你走到第一門(板橋)的時候就走不下了(臨命終了),阿彌陀佛會主動到板橋來接你到高雄(極樂世界),後面這一段是祂走的。這是淨土經典、淨土信仰非常大的一個特色。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不是由於我們的功德,而是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和阿彌陀佛的慈悲心,祂的悲願。

 

入第二門者︰以讚歎阿彌陀佛,隨順名義,稱如來名,依如來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會眾數。是名入第二門。

 

   入第二門者叫作入大會眾門:「以讚歎阿彌陀佛,隨順名義,稱如來名,依如來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會眾數。是名入第二門。」這個跟第一門有點像,意思是說你口業讚歎阿彌陀佛,這時候你只是想要如實的修行,你還沒有真正的進入止觀的修行,你就會成為阿彌陀佛的大眾裡面的一員,這個和一貫道講的「名列仙班,地獄除名」是一樣的理趣。這個也是到板橋、到桃園,阿彌陀佛來接你到高雄的意思。這個同樣是第十八願,這是在淨土經典最重要的的部分,就是阿彌陀佛會來迎接你:「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或是「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或是(淨土發願文〉裡面所講的「佛及聖眾,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這個場景,是淨土經典才有的。

所以,往生這件事指的是什麼?指的是:當我們有身業禮拜、口業讚歎,我們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你如果做過以願生心拜佛、稱讚佛名的話,命終之後,你下輩子沒問題了,可是這輩子可能還有問題。有些人認為淨土信仰就是這樣子,念了佛了就等著往生,念了佛了,這輩子不知道還要幹什麼,就等著往生吧!我二十歲剛接觸淨土信仰的時候,說這個法門是:「活著就是為了等死。」因為死了之後,才會往生;如果你不死,你怎麼往生?可是這個並不是一個很完整的淨土信仰。你決定往生沒有錯,這是很好的、很幸福的,而且這是很重要的一個信心。可是我們接下來可以看到完整的淨土信仰是什麼?

 

入第三門者︰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門。

 

入第三門是什麼?「宅門」,進到進到屋子裡面去了,進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屋子裡面去了:「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門。」奢摩他就是止心,在止心中,就是寂靜。止心當中,沒有心念起伏,它是止,所以它是寂靜三昧。前面說過,這是以願生心來修止,也就是:你發願往生,而且你相信自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既然你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那麼你在極樂世界中會如何?在極樂世界中你會止心,你會止息,你會有寂靜三昧。為什麼?因為止心的當下就是極樂世界的體性,是一模一樣,完全同樣的體性。如果你有少分多分的相應的止心(寂靜三昧),你就可以進入蓮華藏世界。簡單來講就是說,寂靜三昧的世界就是蓮華藏世界。

蓮華藏世界就是佛自內證的世界,就是佛陀自己閉起眼睛來,不管別人的時候,那個世界叫作蓮華藏世界。極樂世界的體性是無為、是第一義諦妙境界相、是勝過三界道,它其實就是涅槃,就是清淨心。所以我們可以說,那個寂靜三昧就是蓮華藏世界。你也可以說那個叫作「禪心」,叫作「涅槃」,止息的當下就是蓮華藏世界。所以當一個人還活著的時候,他修止而成就寂靜三昧的時候,他就已經進入到了蓮華藏世界裡面去了。這裡面有「直指人心」的意思,就是告訴你說:其實「那個」就是了,「那個」就是極樂世界,「那個」就是蓮華藏世界,你要於此中安住;因為佛也是安住於此中,佛成就「這個」。

 

入第四門者︰以專念觀察彼妙莊嚴,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是名入第四門。

 

「入第四門者,以專念觀察彼妙莊嚴,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是名入第四門。」這個意思是說,止(奢摩他)和觀(毗婆舍那)其實是一體的兩面的。也就是說,寂靜三昧的當中,有種種的妙法味:你的滿足、你的放下、你的種種莊嚴。就是說,在寂靜當中有種種的莊嚴,有種種的寶藏。就是你在止當中有觀察,對於蓮華藏世界、對於佛陀的自內證世界、對於它的意境,有某種程度的現證或是觀察。那麼你就是「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就是你在願生心的觀中,進到了極樂世界。

《觀無量壽經》說:「若念佛者,當之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意思就是說,他常常來往於極樂世界和這裡之間。也就是說,念佛的人,修念佛三昧的人,他宛如和觀音、勢至在一起,祂們是他的好朋友,同時他也人中的芬陀利華,他就是人中的妙好人。這跟「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是一樣的意思。也就是說,他雖然還沒有命終往生極樂世界,但是他已經可以到極樂世界去了,受用種種法味樂。

 

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迴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迴向故。是名出第五門。

 

出第五門者是什麼?「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迴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迴向故,是名出第五門。」我們剛剛講說,他是人中芬陀利華,觀音勢至為其勝友,也包含了這第五門。也就是說他已經在這個人間做教化的事情。他雖然還沒有死掉,可是他已經進到極樂世界去,又從極樂世界出來教化眾生。

淨土法門中,不是只有命終之後往生極樂世界再迴入娑婆度有情,不是你必須要經過死亡這一關才會往生極樂世界,不是的。沒有錯!阿彌陀佛有這個大願力,就是:只要念佛的人,即使你是下品下生的,只要你有願生心,你就會往生極樂世界,祂是沒有條件的救度,下品下生、下品中生、下品上生,即使是壞人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了,何況我們這些念佛的好人,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在臨命終之後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如果你有修行,以願生心為所緣的止觀的話,那麼你就可以在今生、在當生就宛如已經往生極樂世界一樣,而且甚至可以出入極樂世界、教化眾生了,在煩惱園生死林中,有各式各樣的遊戲神通。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淨土法門事實上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叫作往生,得到來世的解脫,另一個部份叫作止觀,得到現生的解脫。在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裡面,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指的是臨終來迎往生之願;可是在四十八願的其他部分,有些願有講到說,他方世界的菩薩念我名字,我會幫助他迅速地成就三昧、迅速地成就止觀,這些願文在這裡就可以得到了一個印證、相應。

再強調一次,這個淨土法門不是只有臨終往生而已。臨終往生當然是保證的,而且是必然的。但是淨土法門還有另外一個部分,就是你要在願生極樂世界之心當中,透過止觀的修行,透過扭轉、改變你自己的心態,在現生就進入極樂世界的莊嚴裡面。

 

問:這裡所說的修止是「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這是什麼意思?跟禪宗的修止是不是有不一樣,是不是有什麼前提?

答:「入第三門者,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門。」我先解釋它的文句,就是,用「一心歸命」的心、「願生極樂世界」的心,用那樣的心來修奢摩他、修止心、寂靜三昧,就進入了蓮華藏世界,進入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第一義諦妙境界,就是一個無分別、止息、沒有煩惱、清淨的世界。它基本上是以涅槃為所緣境,就是以一切的止息為所緣境,那樣的止心,那個就是蓮華藏世界,也叫作寂靜三昧。那麼這個和一般禪宗或般若法門有什麼不一樣?基本上沒有什麼不一樣。《小品般若經》講的般若法門,是疾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諸法無受三昧」,一切法都無所受,簡單來講就是「莫指涉」的世界,它就是本地風光,就是莫指涉,就是徹底的寂靜;有默覺,可是沒有指涉。來到眼前的都滿足,就是一個沒有分別、沒有戲論的世界。那個當然就是佛的心,當然就是佛的自內證的基礎,所以當然是和禪宗的禪心是沒有差別的。只是它的入處看起來是不一樣的,但是當你進去以後是一樣的。

淨土法門的入處是願生心,而願生心也可以等於是禪宗的向滅之心,所以仍然是沒有差別的。發出離心就是願生心,出離心和願生心本來就沒有差別,就是離苦得樂。極樂世界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樂是涅槃之樂,是止息之樂,是一切本不生之樂,所以是沒有差別的。

甚至到第四門,我們可以看到,極樂世界裡面有種種妙莊嚴,「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上師的(永嘉證道歌新唱〉裡面有一段,也提到禪心中蘊藏著無量的寶藏:「身上披著素衣布衫,心中卻蘊藏著無量的寶藏,取不完、用不盡,有求則應,想要就給,從不吝惜。」解脫者的心裡有種種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以滿足一切眾生。也就是說,在涅槃的世界裡面,它既是一個空無的世界,也是一個豐富的世界,它能夠滿足一切眾生。這樣的世界和極樂世界沒有什麼兩樣。淨土的空無與豐富,和禪宗(永嘉證道歌〉所說的其實並沒有兩樣。所以原來修淨就是修禪!

上師以前提過,日蓮宗有一個講法叫做「以信代慧」。那麼,在淨土宗也可以說是「信即是慧,慧即是信」。為什麼?因為佛門有一句話「有信無智長愚痴,有智無信增邪見」,本來佛法的信與慧應當是要互相增長,乃至於到最後是一體的。這個義理在《阿含經》就是如此,即一個證初果的人,他同時會得到四證淨,就是他對於佛有清淨的信心,對於法有清淨的信心,對於僧有清淨的信心,對於聖戒有清淨的信心。也就是,對於三寶清淨的「信」,和對三寶清淨的「證」是一體的。你可以看到,淨土宗是從信和願契入的,而信和願的對象是「佛法僧」。「佛」是證悟法的人,「法」是無分別戲論的涅槃,「僧」是經由教導而證悟無分別戲論法的菩薩、羅漢、四向四果聖賢,所以三寶是以「法」為核心的。而淨土宗基本上對於法的契入還是透過信。淨土宗的信表現在哪裡?表現在五念門的前兩個門,就是說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是有救度力的。

一般的禪宗所謂強調自力,其意思是說,那些成就都是要我自己爬上去。我要成就這些功德,無論是信解行證,還是聞思修證,基本上都是我一步一步要走過去的。就是剛剛講的,他要從台北到板橋、到桃園…,他一定要到高雄,沒有到終點站高雄他就不算成功。而淨土宗的差別在哪裡?淨土的差別就是:他走到板橋,他就決定往生了。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會跑過來迎接他到高雄。我覺得佛法的秘密應該就在這裡。

對於佛有信心的人,相信佛會救度他的人,即使你是修禪的人,即使你只到了板橋,而你不要拒絕佛的話,佛也會來救你。佛有這種威德力,佛有這種功德。我認為佛不會去分別你是修禪的還是修淨土的,只是我們淨土宗比較特別強調「佛來救度」這一點。我覺得佛法的體性就是這樣,佛是大慈大悲的。

這裡面有一個微妙的差別在於,修淨土的人他比較重視佛的救度,修其他的法門的人,則比較重視我要自己自力精進,但是剋實而言,他能修行有成其實都是佛給的!我們先前有講過,如果不是佛加威神之力,眾生怎麼可能見得到佛呢?不可能見得到佛嘛!所以即使是修禪的人,其實也都是佛在幫他,只是我們淨土宗的人比較把這件事情明白的說出來,其實一切修行的功德都是佛給的啦!即使你修禪其實也是這樣。我們要強調的是這個。

所有修行的人都是承受佛恩。佛告訴你如何修行,祂沒有給你一個邪見,讓你走不通,讓你因果不相應。祂告訴你一個因果相應的東西在這裡讓你修,這個東西也是佛恩啊!所以一切無非是佛恩,一切無非是佛陀的庇祐。甚至於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佛陀還有各種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來幫助你、引導你、教訓你、試驗你,修理你,來成就你。淨土宗是以信為主的,你會發現淨土宗的講法比較完整啊!

以前禪宗有句話:「丈夫自有沖天志, 不向如來行處行」。這是一個禪宗的個性。它所要表現的是「自知自覺自作證」的一種氣質。可是這種說法是偏的。為什麼是偏的?因為雖然你的證悟是客觀的,有某一種現量的覺受,可是正如上師所說:「即使阿羅漢也只是信佛所說,自安其心而已,此外還有誰能證明什麼呢?」,這才是真正的事實。

換言之,雖然從主觀上來講,一個證悟的人他會有「原來山河大地就是這樣」的親切覺受,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他看到的其實是佛陀送給他的;他在證悟的同時明白這個是佛陀送給他的,這樣才是完整的事實。所以為什麼上師從禪到淨土?因為這樣才有一個更完整的表述,更完整的一個呈現,這個才是真相。也就是說其實一切都是阿彌陀佛,一切都是佛陀給的。

 

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應知。

菩薩出第五門,回向利益他行成就,應知。

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接下來:「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應知。」前面這四種門是自利,為什麼?因為他受用種種法味樂,得以往生極樂世界。然後,「菩薩出第五門,回向利益他行成就,應知。」這是成就其他眾生。然後,「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最後又回到成佛這件事情上,這樣就結束了,整個成佛之道是這樣的完成的。

這就是世親菩薩講的無量壽修多羅優婆提舍。我們大概就講到這邊。

問:後面講「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速得成就,就是說他不用花很多的時間,不必經過三大阿僧祇劫。

答:對,沒錯!

我可以再補充一句,幾乎所有的經典都在講,我這個法門是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經也這麼講,《小品般若經》講「疾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門,「疾」的意思是快;疾駛的火車,快的意思。疾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門是什麼?就是「諸法無受三昧」,就是「莫指涉」!簡單來說:「那個就是!」《般若經》它雖然告訴你要長時間修行,可是它同時又告訴你一個叫作疾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門。《小品般若經》也特別敘述,有一個菩薩叫常啼菩薩,祂是怎麼發心的,然後怎麼樣去參訪善知識,然後怎麼樣修般若,然後最後當生成佛。當生成佛就是般若經所說的,疾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在《華嚴經》,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修成等覺、妙覺,總共五十二階,看起來好像是要修三大僧祇劫,可是講完這個以後,經中再舉一個人做例子,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經上講善財童子怎麼出生,出生以後怎麼長大,長大以後有一次,文殊菩薩到他的家鄉去說法。他聽到文殊菩薩說法就發菩提心了,然後文殊菩薩指導他去參訪善知識。於是他就參訪了各種不同的善知識,到最後他當生成佛了。他最後參訪的善知識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告訴普賢十大願行,然後呢?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到最後,所有的菩薩行的成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到極樂世界成佛。所以簡單來說,見阿彌陀佛是成佛的一個訣竅。還有,《華嚴經》也是在講當生成佛的。它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為例,他就是一生成就的。

所以,佛法雖然告訴你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可是它同時也在一些重要的經告訴你,如何疾入、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並不是只有密宗才講當生成就,從本論來看,淨土宗也講當生成就,對不對?所以這裡說「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可能大家會想:「成佛好困難哦!」可是我們在佛的教導之下,祂把重要的訣竅、佛的心法告訴你,讓你快點到達和佛的體證完全一樣,這叫作成佛。這個時候,「成佛」當然跟釋迦牟尼佛的創覺是不一樣的,可是佛陀應該是有能力把祂的經驗、把祂的體證,沒有保留的教給學習者的。這個時候,所謂「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指的就是佛陀沒有保留的把祂的體證和眾生分享,而且告訴他說「訣竅在這裡」,這樣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告訴你,訣竅在這裡,你只要把這個吞下去就對了!所以淨土經典告訴我們「願生」,願意以信心成就智慧,就是那個訣竅。所以說「念佛會成佛」,就是這個道理。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這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jink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