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優婆提舍 講記03

主講人:溫金柯

地點:象山淨苑

日期:2013.08.03

 

 

壹.復習前講

今天是我們第三次講《無量壽經優婆提舍》。我再把前面講的一些東西大要的說一說。

 

(一)懸論之一:本論為現存古天竺唯一淨土釋經論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它的重要性在哪裡呢?它是現存唯一的印度菩薩專門解釋無量壽經的一部論。

古印度另外一位大論師龍樹菩薩,在詮釋《華嚴經》的《十住毘婆沙論》的裡面有一小段,即易行品,有講到『易行道』的念佛。這部論主要的內容是在解釋『菩薩道』,但如果有人覺得很難行、很困難,那怎麼辦?龍樹菩薩就用一種略帶貶抑的口吻說:「如果你覺得菩薩道很難行的話,那你就是一個根器比較不好的眾生,那麼其實有一個『易行道』,就是念佛。」他的意思是,『菩薩道』就是要難行苦行,有點類似正規班就是難行。另外為了讓沒有辦法讀正規班的人,就開一個方便班,叫做『易行道』。這部論基本上不是為解釋無量壽經的經義而專門說的,而是在講『難行道』的時候,為了回答他人的問題而順便說的。所以他基本上不是專門解釋淨土信仰的論書。而能夠專門而深入的解釋淨土信仰,以印度的大菩薩來說,《無量壽經優婆提舍》是唯一的一部論。

 

古代講印度淨土信仰的,除了這部論之外,另外還有一位唐代到印度留學的出家人,叫慧日慈愍。他是在唐玄宗的時候回到中原來,回來以後寫了一部著作淨土慈悲集,介紹印度的淨土信仰。那部論也蠻好的,可以跟現在我們讀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做對照。那時候大唐的義學已經很發達了,有各式各樣的宗派,包含禪宗。他那部著作主要是跟當時的中國人介紹佛國印度的淨土信仰,描述他去印度以後,看到印度很多人都在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他看到了這個之後,回到中國就特別介紹這個東西,當然他自己也是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但是他的著作基本上是在對中國人介紹印度的淨土信仰。那本著作跟這部論可以對照著看,他們的理解是差不多的。

但是他那部淨土慈悲集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不全,在《大正大藏經裡只留存約三分之一,當然有一些重要論點他有談出來。他的著作本身是散逸的,只剩下一些殘本,這是一個比較大的缺點。但是這也沒有什麼關係,因為他所留下來的傳統在中國是很重要的。他有一個弟子叫承遠,是淨土宗第三祖,他以念佛為禪。念佛禪,這樣的一個傳統事實上是留下來了。中國的正統的淨土宗,基本上是從慧日慈愍流傳下來的。但是在義理上,我覺得世親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講的比較清楚、比較完整,而且比較切題,所以它很可貴。

 

(二)懸論之二:本論能釋中日淨土宗之疑義

那麼,讀這部論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在過去,由於這部論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所以中國淨土宗有很多義理是屬於猜測的,很多義理的解釋比較牽強附會。我覺得每一個念佛的人,每一個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他透過念佛的實踐,會有一種創造性的理解。這種創造性的理解其實不會偏離淨土經典太遠,可是當他在詮釋義理時,有時候就難免出現一些比較牽強的說法。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像善導流他們比較強調『持名』,就是所謂的『口稱』。『口稱』的問題在於:善導大師為了強調持名的重要性,所以他把『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念」解釋為「稱」,也就是變成『唸』。其實在印度,『念』就是念頭』,『念』是指「心』,可是善導大師就把它解釋成是由嘴巴出來的那個『唸』。『乃至十念』,他把它解釋成「乃至十聲」。這裡有一種故意的錯解。這樣的講法再加上在道綽的安樂集裡面,把『淨土門』與『聖道門』分開來,把『他力』和『自力』分開來。於是到了日本的法然上人,就變說:「真正能夠往生的只有『持名念佛』,修『觀像念佛』或『實相念佛』都不能往生」,產生這種很奇怪的說法。而中國比較傳統的、講『禪淨雙修』的那種淨土宗,又產生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認為念佛要念到一定的境界、一定的層次或一定的功夫才會往生,沒有那個功夫就不會往生。這樣就造成了日本淨土宗跟中國淨土宗某一種程度的各執一邊。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到底誰是對的?念佛要帶業往生呢?或是應該消業才可以往生?這些屬於很複雜義理上的辯證,各方的說法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牽強、有一些不清楚。可是,我覺得在這一部論裡面,幾乎把所有這些歧異都解決了。

在古印度,他們所理解的大乘佛教的淨土思想究竟是怎樣的?所以我覺得回到這部論,對我們來說是非常的重要。我們提倡這部論,可以解決日本的淨土宗和中國的淨土宗之間的種種問題。

以前上師也講過一句話,他說淨土信仰有一個缺點,就是它的教義比較疏漏。可是你真的去看這部論,你會覺得它很嚴謹、很嚴密。它的教義非常地嚴密,並不疏漏。所以淨土信仰原來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就是大乘佛教裡一個非常正統的東西。淨土法門,並不是被龍樹菩薩說成的所謂『易行道』,好像變成是一個正道之外的一個旁道,是一個學不會難行道的人來學的法門,似乎是比較低等的東西。我覺得所有的問題,基本上在這部論都可以得到解決。

除此之外,諸如『淨土門』和『聖道門』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信仰和止觀之間的關係,這部經論講的也非常的清楚。

還有,我們漢傳佛教徒在學念佛的時候會產生一些疑問。譬如我們習慣把念佛分為『散心念佛』、『定心念佛』,或分為『持名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譬如說,有人問:「你現在怎麼念佛?」有人回答說:「我這個是散心念佛,也就是持名念佛」;有的人說:「我這個是觀像念佛,也就是觀日輪、觀白毫之類的,要把佛像觀得清清楚楚的」;或者又有人說:「我沒有在觀像,實相無相,我是實相念佛」。由此可見,會把止觀的所緣境分別得全然不一樣。可是在這部論裡面,可以把這些全部統合起來。統合在哪裡?統合到『願生心』。以『願生心』當作『止』,以極樂世界的莊嚴當作『觀』的對象,而它的觀也有『實相念佛』的意味。它有一個根本的統攝的核心,就是『願生心』。

這一部論所提出的念佛叫做什麼?這個跟上人說的有點像,叫做『信願念佛』。以信願之心當作『止』與『觀』的背後的那個東西,也就是以『願生心』來念佛。它的『止』是什麼?它的『止』叫做『一心專念』,就是一心地專注思惟:「我必定會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願生心』是一個「向上」的心。所謂「向上」就是《六門教授習定論》的「上緣」,以「上界為所緣境」,在這裡是以「煩惱的止息」為所緣。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東西,就是『信』的心。而他觀的對象是什麼?他的對象就是身處淨土時的四面環境。他說『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淨土是清淨的。這就是在觀『涅槃』境,是無形無相的解脫境。而這個解脫境裡面有什麼?有莊嚴性、有寶性、有光明性、有廣大性,還有離染,就是離染汙。所以,他基本上是以涅槃為觀境,而這個涅槃境裡面也包含了以上幾種可能的相,如光明、廣大、莊嚴、離染。所以你不會覺得這些跟『觀像念佛』、『實相念佛』、『稱名念佛』是不一樣的,它們其實是一個,它們的背後有一個統一性,那個東西叫做『願生心』。

而『願生心』在不同的情境當中,可以有不同的展現。譬如說,在身業中,是怎麼展現的?就是『禮拜』。在口業中,就是什麼?就是『讚歎』。在心業,當你『止』的時候,就是『願生心』,就是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的信心、信願心。而『觀』呢?就是說這個『止』、這個『定』是有內容的、有意境的,這個意境就是『觀』。

這個理趣,我們用上師過去講的『止觀雙運』,你就比較可以理解。所以我覺得它真的是解決了很多很多的疑問。

而這個法門跟大乘『菩薩道』什麼關係?它後面會解釋非常的清楚。願生心跟『菩提心』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什麼念佛的心與跟大乘菩薩的心有關係?因為「不捨眾生」。它把「念佛心」跟『菩提心』之間的關聯說的非常清楚。

所以我覺得它真的是一部把淨土信仰解釋得非常好的一部論。上師以前講的那個「比較疏漏」的缺點基本上沒有了。它已經非常嚴密、嚴整了。

 

(三)懸論之三:本論做為日常念佛指引

我們一般人念佛並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個論也可以跟我們修行經驗做一些比對,也可以作為我們的修行指引。譬如,我們一直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在幹什麼?是我們在叫阿彌陀佛嗎?還是我們要聽自己的聲音?會讓我們『入定』嗎?我們難免會有這些疑問。可是當我們回到這部論時,這些疑問都會停止。為什麼?因為我們在『口稱』的時候其實是在『讚歎』,而『讚歎』跟『入定』之間其是沒有直接關聯的。我們在稱名念佛的時候,事實上稱名本身的喧動會障礙『禪定』,所以你不可能一邊唸一邊『入定』。所以稱名念佛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你去聽、去攝心,念稱名佛的目的是在『讚歎』。『讚歎』是某一種『發願』,某一種心意的表達。『南無』就是禮敬的意思。所以當我們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時,就是對阿彌陀佛表達一個讚歎之意。

 

問:您剛有解釋『觀像念佛』,那『實相念佛』是什麼?

答:所謂的實相就是無相,所以『實相念佛』的就是你心念不起,心中沒有執著,心在觀那個涅槃境,叫做『實相念佛』。所以『實相念佛』叫『無相念佛』,就是當你一念不起的時候,以一念不起為觀境那叫『實相念佛』。

問:所以那個時候不是嘴巴在念?

答:當然不是!它是一個『止觀』的狀態。『觀像念佛』也是一個『止觀』,只是『觀像念佛』,它有一個比較具體的觀境。譬如《觀無量壽經》,它就介紹了觀像的次第性,你要先觀日輪,然後再觀日輪變成地大,然後在地大裡面再觀出極樂世界的莊嚴,包括亭台樓閣之類的。然後極樂世界裡面還有一個佛,再把祂觀出來,越觀越具體,觀到好像已經身處極樂世界裡面一樣。這是根據《觀無量壽經》講的。

佛經裡面有講到,我們凡夫其實是不可能見佛的。為什麼?因為我們有『分別心』、我們有『業障』。『業障』會障礙我們見佛。佛其實一直都在,可是我們見不到,是因為我們有『業障』、有『罪障』。在此前提下,凡夫見佛第一個可能性是,佛以祂的威神之力讓你得見。所以《思益梵天所問經》有一句話說:『若佛不加威神,眾生無有能見佛身。』很多經都有講到類似的話。

在《無量壽經》裡面講到的,阿難向佛說希望能夠見到阿彌陀佛。這是釋迦牟尼佛以威神之力讓阿難及其他在場的人能夠見到。《觀無量壽經》也是一樣,韋提希夫人見到極樂淨土也是靠佛的威神之力。所以基本上凡夫不可能見佛,除非佛有威神之力幫助你。也就是說,除非佛要讓你見,要不然你是不可能見到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見佛的可能性是,你要非常的虔誠,就是你很想見佛,那你很虔誠很虔誠的祈禱,那有可能會見佛。這在經典裡面也有一些例子,譬如說《地藏經》中的那個孝女,為了要救她的母親,所以在已經涅槃很久的『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之前拼命的求,求得很虔誠,最後那個已經涅槃很久的佛被她感動了,所以現身,然後來帶她去看地獄,去找她的母親。但是實際上因為她這個虔誠的過程,就讓她的母親早已超脫地獄了。

第三個可能性,就是你是『罪障』很薄的人。就是你已經修行修到已經沒有什麼『業障』了,這樣也會見到佛。所以高地的菩薩,修行非常非常好的,他心中已經沒有執著,而且他的福德比較具足,像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祂們那一類的,已經不是凡夫。就是你的『業障』要消的夠。那怎麼叫做夠?很難說!不是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增福無量』嗎?也有可能我們禮佛一拜所有的罪業都消除了。但是總而言之,你的罪障要消除,所以要見佛的人要消除自己的業障。我們自己捫心自問業障還很重或很輕?這個是自己會知道的。

第四個見佛的可能性是什麼?『見法即見佛』,就是當你『悟道』的時候你就是見佛了,而那個佛當然就是實相的佛。這個也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佛陀有一次從忉利天下來,有一位名叫蓮花色的比丘尼變現神通,讓大家都以為有一個轉輪聖王出現,大家都讓她,讓她第一個先去見佛。但須菩提他想,實踐佛的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當大家搶著要去迎接佛時,他就實踐佛的法。在那時候,他就見到了法,悟道了。佛陀跟那位搶先的比丘尼說,其實比妳先見到佛的是須菩提。沒有來的卻先見到了,這是『見法即見佛』。

我們如果從佛教的經典講「見佛」這件事情,大概就這幾個途徑。所以我們從這裡來看也是一樣的,『見法即見佛』,或『罪障』的消除,以及佛的威神加持,這三者在這部論裡面其實也是同時都存在的。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自己罪障很重,而且心裡面又很執著,又不能見法,那我覺得你修『觀像念佛』難免徒勞無功。

智者大師的《小止觀》非常有意思,這部書主要都在教人家怎麼打坐,怎麼修觀。可是他其中有講到見佛要怎麼見,不是因為念佛,不是因為想要見佛而見到的,而是『善根發相』。簡單來講,你修止、修觀要見佛,但見佛不是你預期而來的。不是你一直想見然後見,而是因為你罪障薄、或很虔誠、或是佛讓你見,你才會見到。

至於『實相念佛』就是,實相即無相。簡單來講,它應該就是涅槃境。涅槃境是什麼?涅槃境可以說它是一種輕鬆清醒的心態、心中無所執著的心態,那裡面可能沒有影像,而是純粹的止息。

(四) 從五念門看〈願生偈〉

我們剛剛講了蠻多的「懸論」了。好,我們接下來再回顧一下過去講過的論文。

簡單來說,這部論就是用前面的〈願生偈〉來講五念門。

〈願生偈〉裡面包含了幾個這個部份:第一個就是第一句『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這是一個禮拜加上讚歎的動作。

第二個就是「我依修多囉,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就是我是根據這個經而說這部論的。這是本論的自我說明。

接下來從『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到「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這是觀極樂世界的莊嚴。從『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台』到「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是觀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從『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到「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是觀那裡面的菩薩。所以他是觀極樂世界,然後再觀極樂世界的佛,然後再觀極樂世界裡面的菩薩。

最後,『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這是一個迴向。就是說,我做了這一些事情而有一些功德對,那麼這些功德迴向我自己往生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所有的眾生、讀到這部論的人,也都能夠跟我一樣往生極樂世界。它是一個迴向,迴向自己及所有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你可以看到,他這個偈裡面其實已經把『五念門』說完了,所以他說「無量壽修多羅章句,我以偈頌總說竟」。

 

(五)釋五念門

『論曰:此〈願偈〉明何義?』世親在說完這個偈以後,自我設問:「這個〈願生偈〉裡面講什麼呢?」

回答說:「示現觀彼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故。」這一段前面講過,別的版本講得比較簡單,沒有『示現』和『彼』三字,而是:『觀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故』,就是「觀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的原因是什麼?

「故」,就是『因故』。就譬如《般若心經》裡面有『以無所得故』,在佛經的語法中,「故」是「原因」的意思。因為「無所得」,所以無前面那一些諸法:「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所以這裡的意思也是:因為『願生彼國』,所以『觀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他這三句講的是一個很清楚的東西。

接下來『云何觀?云何生信心?』意思是:要怎麼觀呢?要怎麼生信心呢?

他的回答是:『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他在這裡面把『五念門』提出來了。

『畢竟』就是決定、一定會的意思。就是說,修『五念門』的人,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

接下來,就解釋什麼是『五念門』呢?就是『禮拜門』、『讚歎門』、『作願門』、『觀察門』、『迴向門』。

然後一一介紹,什麼是『禮拜』等。『禮拜』就是『身業禮拜阿彌陀佛如來應正遍知』。我上次有介紹過這『如來、應、正遍知』是『如來』的三個名號。『如來』的『如』就是真如的意思;『如來』就是實踐真理的人。所以佛是實踐真理的人,或是從真理而來的那個人。因為他的行為完全符合法、符合真如,所以他叫做『如來』。他已經沒有任何的偏頗了,所以叫『如來』。

『應』就是『應供』。『應供』的意思是:值得尊敬或是值得供養的解脫者,叫『應供』,梵語就是『阿羅漢』。

『正遍知』是什麼?梵語『三藐三菩提』就是『正遍知』,就是正確地、普遍性地了解一切法。他對宇宙人生有一種普遍性的、而且是沒有偏頗的了解。

從原始佛典《阿含經》就有開始講『如來』有十號。這裡就是十號前面的三個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另外還有『明行足』、『善逝』、『世間解』、『調御丈夫』、『無上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從十個角度來描述一個『佛』、一個『如來』。所以這裡講前三個號,其實就是那十個號的略稱。

接下來說,那為什麼要「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因為『為生彼國意故』。也就是說,其實就是『願生彼國』啦!所以我們看到,他前面講的『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這就是一個禮敬,就是身業禮拜。為什麼禮拜?因為我願生安樂國,而禮拜阿彌陀佛。

所以這裡透露了:你有『願生心』之後,你要怎麼表達?你可以有身業的表達,還有口業的表達,以及意業的表達。

口業的表達,就是語言的表達。所以接下來就是『口業讚歎』。口業不是呼喚,不是無意義的喃唸,而是「讚歎」。什麼是讚歎呢?讚歎就是讚美,有一種敬仰之意,有一種祈願的味道在裡面,所以叫『口業讚歎』。

論文說,『讚歎』是什麼意思,就是『稱彼如來名』,就是稱那個『如來』的名號。然後說:『如彼如來光明智相』。阿彌陀佛在這部論的名號叫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他特別稱呼阿彌陀佛的無量光。小經說,這個佛為什麼叫做阿彌陀佛?因為『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就是講他的無量光。所以他這裡特別強調他的無量光。那麼,這個光是什麼呢?這個光其實就是智慧的意思。用光明來形容智慧,因為智慧能夠照破黑暗。所以無量光的意思是說,他的智慧通達,『正遍知』,對法界無所不知、無所不照的一種智慧。

接下來你看,他說『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就像他那個名號裡面的意義一樣。為什麼要這樣稱讚他?為什麼要說「南無無量光佛」?因為『欲如實修行相應故』。想要修行什麼?修行他的光明智慧。

所以你可以看到「願生彼國」、「欲修行光明智相」,這已經包含兩種願:一種願叫『願生彼國』,一種願叫「我願意我這個煩惱的身心能夠跟那個光明之智、光明之相能夠相應」。

所以這是否包含『自力』的成份?其實是有的。為什麼?因為我『欲如實修行相應』,我不是只有讓阿彌陀佛拖著走而已。他有一種對『光明智相』的嚮往。這個嚮往之心是很自然的。你難道不嚮往智慧嗎?你難道不嚮往『涅槃』嗎?你難道不嚮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嗎?也就是說,當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其實我們是對祂表達一種仰慕、讚歎,想要跟祂一樣。這樣的心很正常。

印度佛教復興運動推動者Lokamitra上次來,和我們法談時講的很有道理。他說:「因為心嚮往清淨,而心就變得清淨。」不是講「心淨了就國土淨」或「國土淨才心淨」?到底是心先淨?還是國土先淨?Lokamitra說:當你嚮往清淨的國土的時候,所以你的心就變成淨了,心就清淨了!它變成一個很自然的趨勢。

所以『自力』、『他力』的爭論其實是很沒有意思的,不須要分開來的。當我們讚歎阿彌陀佛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想要跟他相應的一個意願的表達。

接下來叫『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就是說,我專注的去想著,我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安樂國土。為什麼?因為我要如實修行『奢摩他』。『奢摩他』叫『止』。

所有佛教的修行者都會修行『止』和『觀』。這裡的意思是,我現在要修行止心的時候,我的方便是什麼?我要讓我的心止息在什麼地方?定在什麼地方?定在「我專注著、繫念著,我決定會往生極樂世界。」

在佛教,『止觀』裡面很多種方法,會使你寂靜下來而得到定心。譬如「念死」,繫念我會死,或是觀想我的身體的腐爛,這是一個『止觀』的方法。又如另外一個方法:觀察一切法的當下即是『如來』、離戲論,也可以說叫「只管打坐」。那麼這裡的觀想,是觀想我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其實就是我已經在極樂世界了。他講的『止』和『觀』都是這個。極樂世界有兩個狀態,一個狀態是沒有形相的,它是超越三界道,它是不動;另外一個就是說它是很莊嚴的、快樂的、殊勝的、沒有煩惱的;它有一些內容在裡面,有一些心境在裡面。極樂世界是有內容的,而那個內容仍然是跟定心相應的。

所以,念佛的人可不可以修『止觀』?當然可以。念佛的心就是『止觀』的心。

像我最近比較常念就是『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當我有煩惱生起的時候,我就會想,極樂世界的眾生就是『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那我現在自尋煩惱,就已經不在淨土了。你也可以觀想自己現在沒有身心的煩惱,然後心裡面樂陶陶的。那個其實也是一種『止觀』。這樣說當然是比較淺的,但意思差不多是這樣。

 

接下來他說:『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用你的智慧去觀察。「觀察」就是有內容的一些心念。而什麼叫『正念』?『正念』就是「專注」,專注的想著,想著我往生極樂世界了,我在極樂世界裡面的那個狀態。那是為什麼呢?『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因為他想要如實的修習『毗婆舍那』。『毗婆舍那』就是『觀』,『奢摩他』就是『止』。這是意業的第一跟第二,就是『止』跟『觀』。

接下來他說:『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觀察哪三種呢?第一個就是『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就是觀察極樂世界的莊嚴;第二個部份是『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就是觀察那個佛;接下來就是「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觀察那邊的菩薩。這三個部份的觀察也是有意思的,但是他現在先簡單提到而已。

接下的第五個門就是『迴向門』,就是『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回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就是除了自己往生極樂世界之外,心裡也常發願:一切苦惱的眾生也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的目的是什麼?這樣我可以成就大悲心。所以叫『迴向』。

這五個門,後面會再介紹,前面四門叫作『入門』,就是進到極樂世界的方法,而第五個『迴向門』叫『出門』,就是你進了極樂世界之後還要出來。我們可以看到〈願生偈〉後面的四個偈「安樂國清淨……示佛法如佛」,這些全部都是在講極樂世界的菩薩是怎麼樣以應化身度化眾生,然後有佛處怎麼樣、無佛處怎麼樣。禪宗不是常常講「有佛處急走過,無佛處莫停留」嗎?而這邊則講:有佛處則供養,乃至全部都供養;無佛處則在無佛世界,代替佛陀教化眾生,示佛法如佛。這個跟『有佛處急走過,無佛處莫停留』其實是一體的兩面。禪宗講不要執著,不要執著有佛無佛;其實它強調的是『心無所住』,『無所著』、『無所住』。而一個無所著、無所住的人,才能『有佛處普行供養,無佛處示佛法如佛』,這樣才會完整。也就是說,如果是『有佛處急走過,無佛處莫停留。』的人,他也是無所不在、無所不去的人。那就是有佛處則供養佛、禮敬佛、常隨佛學,在無佛處則是要度化眾生和有緣的人。

 

貳、繼續前講

五、釋論長行

(二)觀察國土功德莊嚴

上次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他就開始具體的說明怎麼去觀察極樂世界的國土莊嚴。這裡就會把極樂世界是怎麼一回事講清楚了。

 

云何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彼佛國土功德莊嚴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法故。

為什麼你要『作願』?為什麼你願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極樂世界是值得我們去的。所以他在講「觀察」,其實是講極樂世界到底為什麼值得我們去。所以他說『云何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這邊先介紹三個觀察對象中的第一個,『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他說『彼佛國土莊嚴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法故。』這一段的意思是說,極樂世界國土莊嚴的原因是什麼?因為佛成就了不可思議之力。而這個不可思議之力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呢?就好像『摩尼』。『摩尼』是什麼?『摩尼』是寶珠的意思,它又有一個名詞叫作『如意珠』。在古印度的傳說中,有一種寶珠就叫作『摩尼珠』。摩尼是梵文,它的意思就是『如意』。有如意寶珠的人,他可以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這叫「如意」。相傳,轉輪聖王會有摩尼寶珠,也就是說,很有福氣的人會有那個寶物,要美女有美女、要國土有國土、要軍隊有軍隊、要宰相有宰相、要成名就會成名……。

問:所以轉輪聖王是屬於人類?

答:對!就是統治天下的那個君主,以善法統治天下的君主,叫轉輪聖王。

問:他算是欲界的?

答:他是欲界的人,他是人間的王,有福氣的人間的王。譬如我們現在的轉輪聖王叫什麼?叫「歐巴馬」!

問:最有權力的?

答:對!最有權力的,他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這樣的人,是最有權勢的,也有最高級的享受的,而且得到所有人的敬仰崇拜。不過在現今的民主社會,他可能會被反對黨批評。但在古代可能就不一樣了。古代大概所有人對轉輪聖王都是臣服的。這個只能用古代的情境去想像。佛經中提到的轉輪聖王,可以阿育王為例,一統天下,而且施行仁政。簡單來講,他就是很有福報的人。他有摩尼珠、如意寶。轉輪聖王所住的宮殿是非常莊嚴的,他是要什麼就有什麼。

不過,我覺得人生真的是苦的;轉輪聖王,以阿育王為例,在他成就的背後,可能也會有夫妻不和、家庭不和、子女不孝之類的問題。所以轉輪聖王的必當如何如何,只是一個理想的狀況。

『相似相對法』的意思是說,極樂世界是很莊嚴的,它就好像摩尼寶珠那樣,可是還是有一點不一樣。「相似相對」其實是一個詞,「它很像可是又不一樣」,所以「只是用它來比喻」的意思。

而這種如意、順遂、莊嚴的國土,乃是因為阿彌陀佛過去『福慧雙修』、『福慧圓滿』而成就出來的不可思議力,使得他的境界變成是這樣。所以極樂世界是佛的境界,這是從他成就了不可思議之力。

 

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者,有十七種事應知。何者十七?一者清淨功德成就。二者功德成就。三者性功德成就。四者形相功德成就。五者種種事功德成就。六者妙色功德成就。七者觸功德成就。八者莊嚴功德成就。九者雨功德成就。十者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聲功德成就。十二者主功德成就。十三者眷屬功德成就。十四者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無諸難功德成就。十六者大義門功德成就。十七者一切所求功德成就。

接下來就列舉這些不可思議力所成就的如意寶性有哪些具體的方面。因為這些不可思議力成就出來的如意寶性,其實是千千萬萬種的,這裡面講了其中的十七種。這十七種其實就是〈願生偈〉裡面所說的。所以他就列了『清淨功德成就』、『量功德成就』…,一直到最後叫做『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總共十七個。

 

清淨功德成就者,偈言:「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故。

這十七個「功德成就」我們之前在解釋偈頌時,已經有大略的講過了。我們這裡還再稍微要注意的是什麼?第一個叫『清淨功德成就』,指的就是『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這叫做第一句,也叫清淨句。這個清淨句就是在講極樂世界的清淨,是超越三界的;它不是像三界那樣是染汙的、是輪迴的,它是超越輪迴的、超越三界的欲望、超越三界的渴愛,所以它是清淨的。

因為我們前面的偈大概都介紹過了,所以我們接下來就稍微這樣念一遍。

 

「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故。

這是說它的量體,它的那個量體的廣大,是沒有邊界的。

 

「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就是它的體性是由八正道和大慈悲的出世善根所出生的。也就是說,它不是染汙而生的,它是清淨。它是清淨的、是出世的、是從『善根』而來的。

 

「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故。

它的『形相』是『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形相』指的是形狀,它是圓形的,像日月一樣的那麼樣的圓圓的一個極樂世界,它是光明的。

 

「種種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故。

「種種事」成就,就是說一個總括性的描述,就是說它有珍寶性,又是漂亮的,具足妙莊嚴。

 

「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無垢光燄熾,明淨曜世間」故。

這個『妙色成就』,叫做『無垢光燄熾,明淨曜世間』,它的顏色是非常非常明淨的,而且是無垢的、光明的,而且是很閃亮的。

 

「觸」功德成就者︰偈言「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故。

接下來『觸成就』,所謂「觸」就是我們身體觸覺所碰到的那個對象。極樂世界眾生的身根所碰觸到的,都是讓人非常愉悅的。他就舉了一個東西為例,叫做『寶性功德草』。極樂世界的草是有寶性的。「寶性」的意思是說,很像黃金、琉璃這一些,它的草不像我們這世界的草,是碳水化合物做成的,它是寶,而且很柔軟的、左右旋的。『迦旃鄰陀』是一種鳥類,有也人翻成迦陵頻伽,這種鳥的羽毛可用來做衣服,印度人穿了以後覺得很舒服。所以他就舉這個例子。

 

莊嚴功德成就者︰有三種應知。何等三?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虛空。

莊嚴「水」者︰偈言「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故。

莊嚴「地」者︰偈言「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故。

莊嚴「虛空」者︰偈言「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故。

接下來就是三種成就,講極樂世界的水、地,和它的虛空。這我們上次有解釋過了,就不講了。

 

「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故。

「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淨日,除世癡闇冥」故。

「妙聲」功德成就者︰偈言「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故。

「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故。

「眷屬」功德成就者︰偈言「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故。

「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故。

「無諸難」功德成就者︰偈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故。

『雨華衣莊嚴』,這個「雨」就是天上掉下來的東西,接下來就是『無量香普熏』。然後祂的「光明」,它祂的「妙聲」。從光明之後,其實都是在講那裡的佛跟菩薩。就是極樂世界有佛的光明智慧,所以可以除去世間闇冥;接下來就是佛的聲音是如何如何的;然後接下來有一個『主』,就是『正覺阿彌陀』。你可以看到他在講極樂世界莊嚴的時候,已經把佛講進去了,也把菩薩講進去了。後面你會看到他的重複,特別把佛和菩薩再講一遍。

祂的「眷屬」,『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就是在講淨土的菩薩。這些「受用」其實在講,佛跟淨土的眾生的狀態是什麼?就是『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然後「無諸難」,『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大義門」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故。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應知。一者體,二者名。體有三種︰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諸根不具人。無此三過故,名離體譏嫌。名亦有三種︰非但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故,名離名譏嫌。等者,平等一相故。

「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者︰偈言「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

然後說,淨土的佛以及眾生,他們這些人是『大義門」成就,就是『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論主在這邊做了一些稍微的說明,就是淨土的果報離二種譏嫌過,應知。他特別解釋說,淨土的眾生因為這種果報,因為阿彌陀佛大願成就的緣故,所以讓這些眾生都可以離二種譏嫌,一個是『體』,一個是『名』。有三種『體』,即『二乘人』就是小乘人,另外一個就是女人,第三個叫『諸根不具人』就是殘障者。『名亦有三種』,不但沒有這三種,乃至聽都沒聽過有這三種名詞,叫做『名離名譏嫌』。

『等者,平等一相故』,意思是說極樂世界的所有眾生都是平等一相的,祂們在這當中所有人都是大乘人,所有人都沒有殘障,沒有女人。這是在講極樂世界的眾生。

最後一段叫做『「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者︰偈言「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

 

略說彼阿彌陀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他這邊的意思是說:「我前面列舉的這十七種功德莊嚴成就是在說什麼呢?這些不是別的,就是阿彌陀佛因修行而得到的自內證的境界。而這些內證的境界,除了祂自己『自利』之外,祂還利人。」自利的境界是什麼?就是阿彌陀佛祂自己閉上眼睛來,不管別人的什麼時候,這就是祂自利的境界。也就是說,祂的福報是一個很莊嚴、很美麗、沒有遺憾、很享受的世界,簡單來講是『自利成就』。上師的法語說「我了無遺憾,世界了無遺憾」,這是從「沒有」而說的,這裡則是用「有」而說的;它是『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它是『禪三昧為食』、『愛樂佛法味』。祂所有的一切都很順遂,祂沒有不順遂的東西,這是祂的『自利』。這是由於祂的福德智慧莊嚴而成就的。接下來說,除了『自利』之外,祂還有『利他』的功德成就。

 

彼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說,應知。

最後這一句也蠻重要的:『彼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就是說其實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就是第一義諦的妙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就是本地風光的境界。所以,『本來無一物』,也可以說『本來即淨土』。

然後『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說』的意思是說,前面十六句是在講如來自『自利』的成就,「一句」就是最後一句是在講佛『利他』的成就。最後一句就是『一切所求滿足』,就是說眾生所願求的一切都能滿足。就是說,一個佛成就之時,除了自己很快樂之外,祂還有能夠滿足其他眾生的能力。這是阿羅漢和佛的差別。佛有十力、四無畏,有大威德力,祂能夠幫助其他的眾生。在佛經裡有說,見到佛的人,所有煩惱都不見、所有病都沒有了。在一些小乘佛經裡面就有這樣的講法,就是被傷害的能夠痊癒,死的都能復活。

所以一個佛,祂除了有『自利功德』之外,還有『利他功德』,所以『十六句及一句』是前面十六句在講『自利』,「一句」是在講『利他』的描述。而這一些全部都是『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問:那『次第說』呢?

答:『十六句及一句』就是次第。『次第說』是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說什麼?次第說如來的「自利功德利他功德。次第,就是前十六句在說佛的『自利』,最後一句是在說佛的「利他」。然後再做一個總括,包括佛的『自利』功德,與佛的『利他』功德,全部都是『第一義諦妙境界』,這是在講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是什麼?它不是另外一個星球,它是佛的『第一義諦妙境界』。所以我們漢傳佛教徒常常的『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就這個意思,用別的名詞來講,就叫做『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今天時間關係我們就先講到這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jink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