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柯按:這是交給陳文珊老師主編的「修復式正義連線」的稿子,也記下9月6日拜訪俞繼斌院長的一個片段。

中秋節前,和內子一同去新竹中華信義神學院拜訪俞繼斌院長,代表念佛會致以節日的問候。俞牧師在談話時,分享了他近日以「愛你的仇敵」為題的講道內容。院長告訴我們,《馬太福音》第5章的這段文字,是整個《新約》第一次出現的「愛」字。又說,從字義的來看,「愛」並不是指一種情緒,而是一種意志。當我們遇到被傷害的情況,很自然會出現負面的感受或情緒,但是除了被動的產生情緒之外,人還可以有主動的意志,也就是以愛來回應。我覺得這個說法,是很有啟發的。的確,所有的宗教的實踐,關鍵都在於你可以決定用怎樣的態度回應你的遭遇。

中華信義神學院與我所屬的宗教團體現代禪教團,有長期的宗教對談的友誼。院長於是問我:如果我們一直對別人很好,但是卻得到負面的反應,佛教是怎樣看這個問題的?我當時隨意就記憶所及回應院長之問。我說:達磨祖師《大乘入道四行觀》提到了「報冤行」:把遭遇的橫逆,都視為自己過去惡業所招,因此對他人沒有怨怪、自己也覺得沒有冤屈。除此之外,大乘菩薩的「六度」中,「忍辱」是第三個項目。也就是說,大乘菩薩把遭遇橫逆視為必修的課題。最著名的故事是佛陀過去生修行時,被路過的國王用刀截割身體,因為了達空義,因此都沒有生起瞋恨。如《金剛經》說:「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業報與空義,是佛教回答類似問題時,常見的兩重思維。

內人當時還提供了先師李元松居士的話作補充:「在業力的推動下,沒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憫有情,凡夫互相譴責。

我覺得,無論是基督宗教還是佛教對於橫逆、傷害的思考,同樣都反映了俞院長所說的「愛是意志」這個最基本的命題。那就是誠如俞牧師當時說的:經過理性反思的人,除了被動的情緒性的反應之外,可以主動的決定要怎樣面對世界。這是第一步。有了這個第一步,然後才有第二步,也就是為這種「愛的意志」提出足以說服自己與他人的理由。

「決定以愛來回應世界」確是人可以決定的。從某個意義來說,人也可以在某種情況下,「決定不以愛來回應世界」。這就是「修復式正義」與「報復式正義」的分野。從「理由」來看,無論是持何種意見的人,都可以提出許多的道理來說。

從法律哲學或刑事政策的反思來說,這個分野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正義觀;從宗教的層次來看,這個分野則是形成了輪迴糾纏與安樂自在兩條不一樣的道路。當然,有些人認為報復的正義,能夠使正義的一方得到安樂自在。有些人則認為,若能修復被不義破壞的關係,使雙方都得到安樂自在,是更完整的安樂自在。在這當中,願不願意首先用積極的愛的態度面對世界,仍然是關鍵的第一步。

在我所見的「主動用愛回應世界」的文本中,最淺白的,是一位人瑞的談話。新加坡有一位著名的人瑞許哲女士,她在一個訪談中說:「發脾氣傷害自己。發脾氣一次,要三天才能夠平靜下來,那就很浪費時間,很浪費腦筋。生氣害自己、害別人,是很不好的。」我覺得她說了一個非常淺近易懂的道理,不要傷害自己,也不要傷害別人的這種安樂自在,可以說就是修復式正義的第一步。

 

許哲女士影片請參考:http://www.youtube.com/watch?v=s7b0JkBa9C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jink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