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禪內外經文重印序

《現代禪同修應熟讀背誦之內外經文》是現代禪教團在潛修以後,提供給同修在習禪念佛之餘,隨緣吟詠背誦的經文。據李元松老師199512月所說的《密嚴二會淨土法門》第七課,修習淨土法門的每日功課是:「早晚稱念佛名,和誦〈淨土發願文〉之外,打坐三分鐘,背誦吟詠《內外經文》,任運放曠過日子。」由此可見,當時現代禪弟子所持誦吟詠的文字,除了〈淨土發願文〉之外,就是《內外經文》。

〈淨土發願文〉不到200字,是南宋天台宗大德、「慈雲懺主」遵式法師所作。這篇發願文是漢傳佛教的淨土信仰傳統中流傳甚廣的文字,曾被收在蕅益大師編纂的《淨土十要》、通行的《朝暮課誦》等等常用的手冊中。《內外經文》由兩部份組成。《內經文》的原序說:「本小冊所集之經文,都是過去我所勝解實踐的了義佛法」,其內容為《金剛經》、《圓覺經》、《般若心經》《六祖壇經》、《岡波巴寶鬘集》、《永嘉證道歌》、《信心銘》等佛教經典中的金句,但也有少數句子出自《老子》、《論語》等世典;《外經文》又名《古詩詞》,據李老師原序所說:「這個系列的古詩詞共有三冊,是我過去二十幾年熟讀背誦的一部份,如今這些古人(少部份近人)所說的話,無形中也成為現代禪在薰練初學者道基法器時所側重的涵養內容,其內容多為世俗警語,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等等

李老師在現代禪教團在潛修以後成立「密嚴共修會」,教導一部份現代禪弟子專修淨土。這時所傳授的念佛法門,如其所傳授的禪法,有時候並不重視形式儀規,而重在省思人生,體認佛法大要。因此,現代禪的淨土法門,最簡要的修法,可以是:「生活中,每天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然後隨心所欲,一切都圓滿」。然則,在提拈至簡至要的法門時,李老師並不像一部份日本淨土教大德那樣,認為「唯除稱名念佛之外,其他一概都是雜修雜行」而擱置拋捨。相反的,李老師認為,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歷緣對境都可以成為體認佛法的因緣,讀誦吟詠佛典也有助於現世安樂與來世安樂。因此,李老師也說:「平常要大家吟詠經文、法語或唱誦〈淨土發願文〉,這都已在潛移默化,都會累積在你的心,臨終時就會自然的展現。

從淨土信仰的根本經典來看,發願往生淨土的人,在信佛念佛願往生的總攝下,有持戒、修福、誦經、習定、修慧等等修行。在信佛念佛願往生的前提下,持戒、修福、誦經、習定、修慧的人,不但可以在往生淨土時,蒙佛歡喜讚嘆,而且也能承佛慈力,此世的持戒、修福、誦經、習定、修慧得以迅速成就。日本淨土教認為修習淨土念佛法門,「除了稱名念佛之外,一切修行都要拋捨」的觀念,並不是淨土三經提倡的;修習淨土念佛法門,「只有下輩子到淨土才能修行,今生在娑婆世界修行不可能成就」的觀念,也不是淨土三經提倡的。

由於上述觀念誤解在一般佛教徒之中,已經稍有「積非成是」之感,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引述經文加以證明。「淨土信仰的修行,是在信佛念佛願往生的總攝下,持戒、修福、誦經、習定、修慧」,其經證是《觀無量壽經》:「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在這部經中,佛陀又開示了修習觀察淨土依正莊嚴的十三觀。這就是勸發願往生淨土的人持戒、修福、讀經和習定、修觀。

「持戒、修福、誦經、習定、修慧可以在往生淨土時,蒙佛及聖眾的歡喜讚嘆」,我們看《觀無量壽經》所說的九品往生,只要是修習佛法的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迎,都有讚歎往生者的情節,如上品上生,阿彌陀佛「讚歎行者,勸進其心」,上品中生,「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上品下生「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中品上生:「讚歎出家,得離眾」中品中生:「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由此可見,阿彌陀佛讚歎往生者先前修學的佛法。

承阿彌陀佛慈力之故,此世的持戒、修福、誦經、習定、修慧得以迅速成就」的經證,如《無量壽經》所述阿彌陀佛的本願:「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踊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都是其證。《阿彌陀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可以作這樣理解。

換言之,淨土信仰的法門,固然可以簡單到「每天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但是不能夠、也不應該排斥戒定慧的修習;隨喜讀誦吟詠經典或法語,潛移默化自己的心,也可以算是淨土行人在娑婆世界的修行。現代禪的淨土法門為此提供的簡要經文或法語,就是〈淨土發願文〉與《內外經文》。

李元松老師特別重視〈淨土發願文〉這篇不到200字的祈願文,要現代禪弟子早晚誦念,筆者認為是因為該文一方面提供了淨土信仰簡要而完整說明,另一方面可以免除一般淨土信者可能有的誤解或疑惑。像是「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顯明歸依之處;「為菩薩道,求生淨土」,顯明願生者的發心;「佛昔本誓…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顯明來迎的依據在於佛的本願,也就是完全仰仗他力;「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顯明仰仗他力的行人,在往生淨土之前就會有修行的進境;「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教導願生者如何迎接自己的死亡;「佛及聖眾,手持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顯明往生之後的果報,以「上品上生」為正常。這不是因為往生人有什麼偉大的修行可言,而是佛恩佛力的不可思議。

《內外經文》的來源是李老師過去修學時期所摘錄的金句,而提供給自己的弟子使用。毫無疑問,這使得這樣的選輯,具有明顯的個人色彩,對於現代禪弟子而言,也具有傳承的意義。李老師曾經根據自己過去修學的經驗,教導弟子讀佛經時,可以摘錄喜愛的、有感觸的句子,作為日常吟詠誦讀之用,稱之為「意根修慧法」。李老師說:「當一個人先前已具備了前三個道次第的基礎──心靈開放、人格穩定,且平常習慣處在清醒的心志中,以這樣的基礎來吟詠自己分外親切的經文,則其力量是非同小可的!這種吟詠的修行方法又叫作『意根修慧法』,他不光是以頭腦思考哲理而已,而是運用聖者的經驗──經文,向內心深處薰習,以影響自己的潛意識,改造自己的人格氣質。」吟詠誦讀本書的朋友,也可以參考李老師使用這些金句的方法。

《內外經文》的內容,主要是大乘經、禪宗語錄、密教法語,以及世典中的智慧警語、人生感觸等等。在浩瀚的佛教典籍、世間微妙善語之中,這裡輯錄的真的猶如「大地土」與「爪上塵」之喻。然則,此中所透露的消息是:李老師教導弟子透過每日誦讀〈淨土發願文〉來掌握漢傳佛教傳統下的淨土大義的同時,還能夠隨緣薰習「向上一著」的般若慧,以及「與世人共鳴」的方便智,而這些都可以在看似極為簡單而平凡的吟詠之中進行。

現代禪的淨土思想,認為淨土是六十歲的「老禪」,它理當含攝更為老辣的般若慧與方便智。這樣的法門,固然可以在生活中,每天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然後隨心所欲,一切都圓滿」之中呈現,也可以在早晚稱念佛名,和誦〈淨土發願文〉之外,打坐三分鐘,背誦吟詠《內外經文》,任運放曠過日子」之中學習。

過去,背誦吟詠《內外經文》是現代禪同修以及象山社區小朋友們頗為熱中的活動。無論是偶爾在共修法談的場合,或是年節全教團大人小孩歡聚的時候,李老師要同修和小密蜂背誦《內外經文》時,大家熟讀背誦的情形,總是讓李老師驚喜的讚嘆。「皇圖霸業談笑間,不如人生醉一回」、「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深」、「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現代禪的同修來說,這些文字與情景,刻畫著現代禪教團的文化,以及李老師豐富而深遠的心境,令人心嚮往之。

今次重印《現代禪同修應熟讀背誦之內外經文》的因緣,是同門黃永銘師兄過去經常影印贈送好友,以分享其所喜愛的這些法語。明照師兄知道以後,認為可以提倡重印,方便贈送給更多有緣人,並囑咐筆者作序,說明吟詠經文與現今修習淨土念佛法門的關係。對於兩位同門師兄的發心,筆者讚歎之餘,也謹撰此文以隨喜。是為序。

民國一○○年五月十二日寫於象山淨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jink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