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725),到台北東區的AGE道場去聽現代禪同門楊朔(松桓)師兄演講,這是繼上個月講止觀之後,第二次來到這個道場,今次講的主題是禪。楊師兄的兩次演講,基本上都本於現代禪李老師的教導,又有自己的統貫與體會,深入淺出的為一般聽者作通俗的介紹,我們幾位同行隨喜聽聞的師兄姐都很歡喜。

聽聞楊師兄演講的主題,引起了自己的一些隨想,這裡簡要的記述下來。

佛教在歷史的流衍,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展現,不管其發揮如何,基本上仍然不脫其原始的精神。中國禪當然在佛教型態上,有其特殊的面貌,值得大書特書。禪宗的「直指人心」,也就是透過師父與弟子之間的互動,來傳遞佛教核心體驗及要義的教導方法,可以說是禪宗最明顯的風格之一。但是,禪宗並非只有這種教導方式,透過講授一般性的佛法、要學生透過定慧的修習來掌握佛法要義與體驗的教導方法,在禪門中也是明顯存在的。譬如六祖壇經便有:「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云云的普說,也有面對面說法,聞者「心豁然」的直指。

這兩種教授法,從原始佛教經典來看,就是一直存在的。在阿含經中,既有弟子聞法之後,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使其漸漸自知自覺自作證的教導法,也有許多在直接與佛陀或佛弟子對話的過程中體悟而證果的記錄。我曾蒐集這一類的例子,寫成「原始佛教指導悟道的方法--以《雜阿含經》所見實例為主」一文,特別發掘在原始佛教中,言下見性悟道的方法。

在佛教中,循著戒、定、慧三學增上、聞、思、修、證四慧漸長的次第,形成了佛教的修行圖譜。這樣的圖譜,在《俱舍論》、《清淨道論》、《瑜伽師地》、《菩提道次第廣》等等名著中,都有詳盡甚至細密的描述。這是佛教的一大傳統。禪宗在此之外,特別發揮了師弟之間直接啟悟這一方法,因此,她把前述的佛教大傳統稱為「教下」,而自稱為「教外別傳」。但是實在的說,禪門也有循序漸進、自修自悟的教導,甚至也形成了其中的一大傳統,如曹洞的「五位頌」、著名的「十牛圖」,都是其中最為著名的。相反的,無論是在南傳佛教或是顯宗、密教,儘管有著明確的修行圖譜,師弟之間直接啟悟的教法應該也是存在著的。

佛教並存兩種教導法的這一事實,反映的是佛教的修行之增進一方面存在著規則,另一方面也顯示規則可以被超越,而且規則及其超越是相互支持的。

佛教各個宗派對於修行指導的方法,大抵如上述。在這之外,還須要特別觀察的是淨土宗。淨土信仰與前述修行增進之規則與超越的關連是什麼?淨土信仰的核心是憑藉彌陀的誓願往生淨土,就這一點來說,可以說它對於「超越修行規則」這一面的強調到了極致,而且她把超越的可能性不寄託在師長的口授直指,而寄託在佛陀的誓願,這是淨土信仰的主要特色。從經典來看,這種超越主要是就「往生淨土」,也就是「來世必蒙接引」而言;而在今世,也就是「往生淨土之前的修行」如何表述,卻有不同的觀點。

關於這一問題,日本法然上人一脈,承道綽「聖道門.淨土門」之分,把宗門、教下全部放入括號,對他們來說,由於身處末法時代,今生沒有修行增進的可能性,因此也就沒有修行如何增進的問題。然則,在留學印度的慈愍慧日三藏所傳的淨土信仰,一方面有「臨終必蒙來迎」的信仰,另一方面,念佛即是「速證三昧、速證道果」的法門,換言之,不僅來世的往生是超越規則的,今生的修行增進也是超越規則的。而且之所以能夠超越規則,並不是由於師長的開示,而是由於彌陀的大願。

如前所述,超越規則與規則本身是互相成就的,中國淨土宗祖師把念佛法門幫助學人在今生修行的增進,用「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來說。這樣的解說,可能略顯神秘,也可能有說不清楚之嫌。但是事實上,淨土念佛如何既超越又合乎佛教修道的脈絡,在印度唯一的淨土論典,也就是世親菩薩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有了更為清晰明確的解說,只是這一解說在中國淨土教理史上沒有被注意到。該論把淨土念佛,以「願生心」為總攝,分為「五念門」;前二門也就是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讚歎,都定為來世必蒙來迎的因行;次二是意業,即以「作願」為寂止處,以及其後的正念「觀察」。將作願往生、思惟淨土莊嚴解說為「止觀」,這樣就不但是「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而是以「此即是止觀、此即是道」來加以解說了。最後第五門再加上「迴向」,這樣就全然成為自利利他的菩薩行,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門了。

總而言之,佛教的修道次第是有其脈絡與結構的,但這個脈絡與結構同時又可以被超越,而且這超越的本身即是這一規則本身所蘊含的。因此佛教的各個宗派才可以讓人依據這個脈絡次第修行,由淺入深,同時也可以透過師長乃至佛菩薩不可思議的護佑而得以超越次第。正是因為如此,佛教才能展開自力與蒙受他力兩種不同的教導方法,甚至全憑佛力的淨土法門得以開展。既然如此,超越與規則之間的相互照顧、相互成就,是佛教各宗派教義不可或缺的一環,這樣才能夠清楚說明自己宗派的修證理趣,及它在全體佛教中的位置。一般說來,大部份的宗派重在次第的說明,禪宗特別發揮了超越次第的那一面,然後又回過頭來以創新的語言說明其次第性。淨土宗仰仗佛力,更加重視信心能夠超越規則,但是透過世親菩薩的說明,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到,此中符合規則之處何在。我認為,透過世親菩薩的說明,我們對於淨土念佛法門的理解,會更加的完整堅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jink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